如果变得有钱,人生80%的痛苦会马上消失。
剩下20%就是选择性问题
买宝马(BMW)还是买宾士(Benz)?
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都很正常,但不一定是正确。而正确的事情不一定正常。
就好像别人收入一个月5000美金,会觉得不正常,但是如果换作是你,你会觉得正确。
无论你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满意与否,建议你阅读完这篇文章。
页面内容
经济学家告诉你贫穷的本质
3位获奖者简介
迈克尔·克莱默(Michael Kremer)是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麦克阿瑟奖学金和总统学院奖学金的获得者,并被世界经济论坛任命为全球青年领袖。他的最新研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水和农业问题。他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选为年度50名研究人员之一,并因其在健康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拉丁美洲的研究而获奖。
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inayak Banerjee)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目前是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2003年,他与Esther Duflo和Sendhil Mullainathan 共同创立了Abdul Latif Jameel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他目前仍然是该实验室的负责人之一。Banerjee教授是发展经济分析研究局的前任主席 ,NBER研究员,CEPR研究员,基尔研究所国际研究员,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和计量经济学学会研究员,并曾担任古根海姆研究员和Alfred P. Sloan研究员, Infosys奖的获得者。他是许多文章和四本书的作者,其中包括《贫穷的本质》,该书获得了高盛年度最佳商业书籍奖。他还曾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关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知名人士高级别小组成员。
埃丝特·杜弗洛(Esther Duflo)教授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发展经济学教授,也是Abdul Latif Jameel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的联合创始人兼联合主任。她试图了解穷人的经济生活,并帮助设计和评估社会政策。她曾在卫生、教育、普惠金融以及环境治理等领域工作。
Esther Duflo教授199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她曾经获得的学术荣誉和奖项包括阿斯图里亚斯公主社会科学奖(2015),约翰·贝茨·克拉克勋章(2010年)和麦克阿瑟“天才助学金”奖学金(2009年)。她与同样是本次诺奖得主Abhijit Banerjee教授共同撰写了《贫穷的本质》,该书在2011年获得了《金融时报》和高盛年度最佳商业书奖,现已被翻译成17种以上的语言。
三人共获今年经济学奖的原因,是创造能减轻全球贫穷的实验方法。
诺贝尔经济学家分析出来的结果有四种
1.穷人在乎他们的眼光,所以常常浪费很多。
2.穷人缺乏未来性,比富人有更多消费支出。
3.穷人不相信教育。
4.穷人比富人更低估风险。
1.穷人在乎他们的眼光,所以常常浪费很多
我们都知道非洲的农业比较落后,常常有饥荒的情况。世界各地有很多有爱心的人去捐款给这些非洲农民,帮助他们去买种子和耕种的工具来帮助他们脱离贫穷。
因为送吃的是帮助不了他们解决根源的问题,一定要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这逻辑听起来很正确,可是呢这些农民拿到补助款之后,常常不是把钱拿去买种子和耕种的工具,而是办一场盛大的葬礼或者婚礼,把钱花光。
你会惊讶,已经没钱了
为什么还办葬礼或者婚礼?因为爱面子的关系。
这对脱贫没有重大的意义
三位诺贝尔学家做了一个重大贡献,他们从来都不会坐在研究室里研究和理解贫穷,而是走进贫穷人的世界,去清楚并领悟他们的思考的方式。
为什么穷人再有钱之后去办葬礼或者婚礼?也不去买生财工具。
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受到别人的歧视,被别人冷眼相待。所以好不容易有点钱,就有能力把人都请来,大大方方的请他们吃饭,唱歌,跳舞,被身旁的人恭贺,簇拥说些好听的话给他们。
这对他们来说非常珍贵,他们穷了一辈子,就是希望一天能够翻身,可以让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人呛声,赢回自己的尊严。
今天有人给他钱,直接满足了自己的梦想,当然会这样选择。
你会发现,他不合逻辑。对他们而言,你根本不懂人性
回头我们看看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很多人是同样的逻辑
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宁愿拿微薄的薪水去买名牌也不肯花钱在更有长期价值的工具上。
2.穷人缺乏未来性,比富人有更多消费支出
穷人缺乏未来性,比富人有更多消费支出
三位诺贝尔学家发现了一个违反逻辑的事情
贫穷的人拿了钱去买电视,手机,吃大餐等而不是去投资自己。
为什么贫穷的人没有生活的规划?
学者表示:因为在他们生活里,往往有更多的烦恼,更多的压力。
为了释放压力,他们常常利用吃吃喝喝,消费购物来慰劳自己,让自己继续劳动与工作,这样才不会被生活逼疯。
这样不断会一直陷入循环,已经没有钱了,还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不赚钱的事情上
比如说追剧,滑手机那就更没心思赚钱了。
赚不到钱更加焦虑,就会需要更多的钱来释放压力,长期一直循环下去就像看不见自己。
当一个人陷入这种情况,就会失去当初的理想和梦想,变得没有耐心,只想要获得满足跟答案,于是思考和视野也会跟着变得非常狭义。
做决定的品质也会下降,没有办法满足的结果下,就是继续在低阶层环境里翻滚,被折磨。
3.穷人不相信教育
有研究显示,教育是最可靠的长线投资。你多为自己投资学习一年的教育,平均工资就会提高8%,教育不只是传统的学校,也包含进入工作后的专业培训或者自修阅读
,但是穷人不相信这个。
穷人把【送孩子读书】这件事,看成一个抽奖的过程
如果孩子有出息,书读得好,那就等于中奖了。
从此一人得到,鸡犬升天,全家人以后就靠这个人好了,其它人不需要努力,等这个人发达了之后养活大家。
如果没有念书得能力,那钱就白花了,不然早点工作,多赚一天钱是一天啊
穷人最常把【读书无用论】放在嘴边,无论多少人从教育当中获得利益,他们都视而不见。
只让自己或孩子接受最基础的教育,结束后不追求更多更有系统的论述或者学问。
他们不是不知道靠劳力或者重复性工作,不可能有好的薪资。
他们想要追去更高的报酬,需要先付出代价,投资自己,可是他们没有这么做。
不是觉得教育没有用,而是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短期欲望】,也就是说穷人缺乏的是长期思维,所以教育这种事情,常常都是被他们疏忽或者拒绝的。
通常你会发现爱学习的人都不是沟通能力差的人,反而是在社会上有一定成就或者地位的人
他们更加喜欢学习,让自己的变得更好。
因为他们知道要把工作做好,光有专业是不够的。对人的了解和沟通表达能力往往可以让他们更容易进阶到另一个阶级。
回观那些非常需要学号沟通的人,他们常常会说:
学这个没用的啦!
有钱谁不会听你说话呢?
如果花钱还学不会,不就很浪费钱?
学完之后还要练习,很累呢!
他们想要一种保证和立即满足的东西,这样让他们很难从中走出来。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努力”
4.穷人比富人更低估风险
研究的最后,三位学者发现了很多穷人的小孩,他们生病都可以事先预防的。
所以学者鼓励这些爸妈让孩子接受疫苗,可是呢愿意接受这种疫苗的人很少。
他们觉得小孩还还没有生病,就不必花钱去做这些事情。先去工作比较重要,等孩子病了再把孩子带去看病就好啦,可是一旦疾病发生治疗就需要花大钱,这会让他们在财务上,更加雪上加霜。
相反的富人的逻辑就不一样,他们不但会愿意让孩子去打疫苗,也懂得花钱去买保险,去做运动,健身甚至安排健康检查,为自己的做好预防准备。
很多东西看起来现在不需要,也不要将来有一天在需要的时候承担不起。
富人很少在公众场合与他人起争执,因为对他们来说不划算。
假如打架了,受伤要住院得花钱;进法院,要花时间。
所以宁愿把这口气忍下来也不要让自己卷入意气之争。无论如何就是要让自己避免暴露在危险当中才是最终的原则。
穷人就不一样了,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哪怕是一种眼神扫过,一句话的批评,对他们来说都有可能是一种冒犯。所以呢穷人与富人更长发生社会上的冲突事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应付人际冲突和问题。
这就是【富人拿面子换钱,穷人拿钱换面子】
总结
这三个学者长期研究贫穷之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
【穷人想要脱贫最重要的不是钱,而是改变信念】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让这三位学者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家奖。
你看了可能会觉得老生常谈啊,诺贝尔好像也没有很厉害啊。
没有提出什么不得了的政策或者模式来爱扭转困境但就是这三位学者最重要的发现
要改变贫穷,没用一步到位的事情,必须回到最实际的状态里面去提出策略回到穷人思维里面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解药。
这里所谓的思维和信念
是一种看待事情的方法或者逻辑,决定了一个人这辈子是富足的还是穷困的
很多人都认为要致富,要懂得很多投资的技巧或者是其它工具,
只要掌握一个趋势就可以翻转人生。
而这三位学者就一脚踢翻了这样的想法,告诉你你日常生活怎样看待事情,决定事情更加能偶左右你的经济状况。
你永远赚不到超乎你认知能力以外的钱,除非你拥有非常好的运气,比如赢得百万奖金的彩票。但是靠运气赚来的钱,最后也会因为实力不足而亏掉,这类似的事情时常都在新闻上不断上演。
这三位学者告诉我们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就是你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也是你对这个世界的不够了解
当你的财富大过你的认知边界之后,你的钱就会莫名奇妙的消失
直到你的认知跟你所拥有的财富互相匹配为止
很多事情如【常常陷入卡债,当月光族】,【想转职却不敢行动】不是因为他们没用赚钱能力,而是他们被很根深蒂固信念绑架了,他们不知不觉从家庭里面去继承了很多看待世界的方法,影响了他们长大以后对于生命的态度。
比如说有些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呢不敢辞职,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只因为他本来的职业是很优秀,有社会地位的,害怕自己的离开就再也无法享受这种被尊敬的感觉。
像这样的人,即使赚了再多的钱也不快乐,因为赚钱的动力就是为了满足别人的眼光,而不是自己的幸福。
还有有些人的花钱方式几乎是原封不动的复制了爸妈,就是省小钱花大钱,去超市会斤斤计较,一包米的价格贵了几十块。可是到了一些优惠大减价的时候买了一堆不实用的东西囤在家里,还告诉自己很划算,实际上买了还没用得上。新鲜感一过,又把这些东西搁在旁边,累积灰尘。
这些没用被改写过的金钱信念,让很多人有能力赚钱却留不住钱,于是一辈子为钱烦恼,忧愁。唯有你愿意回头去好好探索思考自己的金钱价值观,你才有可能找到真正解药。
对抗贫穷的病毒,不再成为病毒的宿主,不知不觉得又会传给下一代。
假如你发现自己的某些信念和这三位经济学者谈到的【穷人思维】很像,千万不要觉得沮丧,你该为自己感觉到庆幸,至少你选择看完这篇文章,并且正视你目前的情况,可以的话为自己安排一个进修的机会投资脑袋,学习一些让自己有兴趣或者看看有那些高收入技能。
懂赚钱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为价值买单!
推荐网络进修课程
推荐文章:网络赚钱~高收入技能
我也非常认同投资自己的脑袋是最好的投资,所以我每次都会阅读版主分享的知识增进自己,感谢能让我又阅读到一篇好的文章,感谢
继续加油,期待有更多作品出现
明白了,贫穷的思维很可怕,投资脑袋才是最好的规划
思想有多远 就能走多远 不去改变脑袋 就无法改变口袋。在我们没有能力填满口袋的时候,我们要用知识填满脑袋。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脑袋空空。与其刷手机玩游戏看娱乐荒度时间,还不如跟着博主学课程填满脑袋,我们需要更充实自己,才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口袋和脑袋都满满哒。很有正能量的一篇分享,感恩博主~~我们都要变得越来越好呀~
学习就是增加自己财富的捷径,只有不断学习,才会变得富有
极力推荐版主的贴,谢谢版主每次的分享,让我脑袋又富有了????
分享的太好了,所有的投资都会有风险,只有投资脑袋才是有赚无赔的。学无止境,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
版主的文章内容,就好象给我一次当头棒喝的感觉。我直接意识到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已经出现了问题,谢谢你的文章给予我新的观念以及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强烈推荐!!
#犹太家族的教育:
妈妈问孩子; 如果家里火灾,您只能拿一样东西
1-书,2-珠宝。
孩子笑嘻嘻的答到; 珠宝!
妈妈微微一笑..就对孩子说 ;
赚钱需要的是知识,而财富不能带来知识